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抗暖化.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抗暖化. Show all posts

全北市一週一素 減碳十座大安公園

4月22號是「世界地球日」,台北市環保局和國內多個宗教團體,今天(17)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共同發起「蔬食抗暖化」活動。台北市長郝龍斌除了平常身體力行每天一份素餐之外,更在活動現場,大口生吃有機蔬菜,提倡吃素救地球。

近年來不少民間宗教團體,提倡少吃肉、降低畜牧業排放二氧化碳量,以減緩地球暖化。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報告指出,全球整體畜牧過程,包括肥料和飼料生產、砍伐森林取得放牧土地,以及飼養動物和運送肉品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排放量18%。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目前台北市府週一會議一定選擇素食便當,另外全台北有239所國中小學,響應每週或每月一日素食。郝市長指出,台北市261萬人口,如果每人每週一天吃蔬食,減碳效益高達4071公噸,大約是10座大安森林公園1年的吸碳量;除了儘量吃素,郝市長也在舞臺上,大口吃起有機蔬菜,他表示自己自從吃素之後,血脂肪降低,不但精神更好,人也變瘦了,鼓勵想減肥的朋友,不妨多多吃素。

這次「蔬食抗暖」活動為期兩天,您只要在現場簽署加入「蔬食減碳」的行列,可以獲得美味蔬食體驗券,而且現場眾多攤位也提供來自南洋、日韓和歐美各國的異國素食料理,讓您感受素食的多變化。

(2010/4/17 下午 01:25:30 孫永桔)



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7/63/2423d.html

請你看電影~線上電影--食品公司/ 紀錄片


讓我們"吃"的人有"知"的權利

http://kankan.xunlei.com/vod/movie/47/47303flv.shtml
值得人類 都探討 專心看得一部電影
無法收看者 請安裝迅雷
即可試看全片

請支持正版


麥當勞真的厲害, 跟那些菸商大老闆一樣 .....
我們以為我們在選擇食物嗎 ? 事實上, 根本就沒有選擇 !
試看片 : http://kankan.xunlei.com/vod/movie/47/47303flv.shtml

◎簡介

一名幼兒吃了連鎖速食店的漢堡飽致死,揭發經食物工業化生產的牛肉,隱藏不可告人的恐怖秘密!

更可怕的是真相:快大肥雞的駭人面貌 ; 過度種植粟米的致命謊言 ; 大財團攏斷全球食品工業,只顧盈利,衍生病毒危害人類性命,矛頭直指全球最大食品供應國─美國。

《食品公司》更早著先機,深入美國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設於墨西哥的屠場,即H1N1病毒甲型流感的源頭。揭開一幕又一幕震撼的食物污染真相!
你的餐桌上是一個又一個的計時炸彈!你可以再置身事外嗎?

在電影《食品公司》中,導演羅伯特·肯納揭開了美國食品工業的面紗,暴露了在高度機械工業下被隱藏的一系列現象,比如美國消費者和ZhengFu監管機構的關係,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微妙情況。美國的糧食供應現在被少數企業控制,他們經常是重視利潤高於一切,將其他的諸如顧客的健康,美國農民的生計,工人的安全和城市的環境,都棄之於不顧。

我們在市場上能看到比普通的雞胸脯更大的肉,毫無瑕疵的豬排,抗藥性的大豆種子,就算是番茄也很難變壞。但是我們也在其看似完美的背後,發現了新菌株大腸桿菌——這種有害的細菌使得每年美國至少有73,000名美國人因此得病。

美國的肥胖問題也很突出,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間,還有就是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間。
影片的拍攝手法是通過採訪一些專家,比如埃裏克·施勞斯(《速食王國》的作者),

邁克·波蘭(《雜食者的兩難處境》的作者)
表達導演的觀點。還有就是隨著社會企業家的對話,展示一些前瞻性思考,比如全球第三大優酪乳公司Stonyfield的加里·赫士伯格,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雪蘭多山谷,Polyface農場的喬·薩拉丁。

《食品公司》揭露了食品業令人震驚的真相,包括人們吃的東西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和國家需要面對的一些問題。

影片簡評
作為一部專門將鏡頭對準日常食品的電影,尤其是當人們都對食物的營養充滿了好奇和渴望時,《食品公司》絕對是一部關於文明社會的恐怖影片。是的,食品工業一直以來有一個很令人放心的表面現象,
但是通過導演羅伯特 ·肯納提供的檔和材料,觀者預期,這對於市場的衝擊簡直就像《大白鯊》當年放映後對於沙灘旅遊業的衝擊一樣,可能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其中的一些一手資料直接揭露了市場的陰暗面,包括殘酷的農業企業競爭、工業生產的肉類問題,他們如何貪婪地操控著遺傳學和法律。一般這種紀錄式的資料可能並不引人注目,但是《食品公司》不僅在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顯然它並不是那種讓觀眾看的時候能有大嚼爆米花的電影,而是引發更深的思考。
資料來源 :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77305/

為了您及地球的健康,請選擇有機蔬食。


(以下最新資料供參考~我們的台灣也在第一批氣候難民的名單內)
哥本哈根的第一滴熱淚
斐濟南太平洋大學24歲女學生李薇珂菡(Leah Wickham),於 2009年12月7日在哥本哈根,第15屆氣候會議開幕的2分鐘含淚演講,讓聆聽的與會者都動容掉下熱淚。過去100年來海平面已經上升 17公分,世界上已經有八個島國淹沒,斐濟現在岌岌可危,很快就會沒有立足之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李薇珂菡無助熱淚的演講影片和演講重點內容。

「50年後,我的兒女會長大成家立業,希望那時他們還能叫我們美麗島國是個家園。」
「我寄望與會的決策者能簽訂協約,確保我們交給後代的是一個安全的世界。」
「我們這一代所有的希望和夢想,都依靠這次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了。」

李薇珂菡遞交一份一千萬人連署簽名的請願書,給大會主席康妮海格Connie Hedegaard和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組織UNFCCC執行秘書伊夫德寶Yvo de Boer,內容有三項要點:
1. 請求這次會議能簽訂一份「公平、有雄心、有約束力的協定」。
2. 請求富國捐助一億美金,協助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窮國脫離險境。
3. 請求簽訂具有約束力的協定,限制二氧化碳的濃度必須維持在350ppm以下。
(二氧化碳安全上限是350ppm,但現在世界的濃度已經高達387ppm)


衷心希望這次與會的各國政要,能如李薇珂菡所訴求,簽訂一份「公平、有雄心、有約束力的協定」。救我們自己,救我們地球。

台灣這次當然沒有缺席,是由環保署代表參加。在氣候專家的排名中,台灣、南太平洋(斐濟等島國)、越南、孟加拉、加勒比海都列為第一批氣候難民。莫拉克水災已經讓我們知道氣候難民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我們已經身在險中,台灣沿海多是平原和盆地,甚至是低窪地,前有海水上漲,後有山上土石流,前後夾攻,我們的退路在哪裡?

雖無退路,但可化險為夷,只要針對三大溫室氣體來源,對症下藥,就可藥 到病除,恢復台灣和地球健康:
第一大溫室氣體來源:畜牧業的牛羊豬雞等的排泄物、放的屁和打的嗝,居然就佔了51%。
第二大溫室氣體來源:交通工具
第三大溫室氣體來源:工廠



解決方法:

1. 採行有機植物性飲食
就如同美國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高爾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我不是素食者,但我已大量減少肉食。全世界肉食增加是造成此一全球性危機的主因之一,是無庸置疑的,這不只是二氧化碳而已,還包括肉生產過程所消耗的大量水資源,當然還有對健康的不良影響。在日常飲食中以蔬果取代肉食是負責任的作法。」

2. 省油方案
- 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捷運、公車、火車)和自行車
- 若需私人汽/機車,多採用共乘方式,並選購油電混合車

3. 購買綠能標章的產品
經濟部和工研院的綠能標章網站
http://www.energylabel.org.tw/purchasing/product/list.asp
裡面有通過政府認證的233家品牌、3624款節能標章產品供挑選

美國於哥本哈根開幕之際,於 12月7日宣布管制六項溫室氣體及相關產業,以「清潔空氣法」限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六種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產業有石化產業、畜牧業、電子產業等。(這真要為美國歐巴馬總統鼓鼓掌)

其實暖化的原因大家都已經知道,現在地球和台灣需要你我大家走出改變的第一步,改變需要勇氣和恆心,讓我們一起來改變自己,然後這個世界就自然改變了。


來源: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95368386663

畜牧業占溫室氣體排放百分之五十一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2006年「畜牧業巨大陰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的報告,他們發現畜牧生產佔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然而最近由Goodland和Anhang兩位作者在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最新雜誌中發表的文章,「畜牧業與氣候變遷」中指出,畜牧業和其周邊產品每年導致了至少326億噸的二氧化碳,或者是說全球溫室氣體的51%。

根據他們的研究,Goodland和Anhang在結論中指出,以大豆為主的產品或是其他替代品來取代畜牧業製品,會是逆轉氣候變遷的最佳策略。他們說「這個提議,因為佔了氣候變遷的相當比例,比起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這個作為,對於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和大氣濃度,更具有快速的效果。」

這樣的事實告知了我們,因為人類的消費大量依賴著動物的製品,使得我們正在步上危險的路徑。

我們有了這樣的資訊,身為公民的我們,必需要帶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讓有權力的政府與其他尚未意識到的人們了解到,我們正在面臨著世界性的危機。

我們還是有機會用最有效率的方法來拯救我們自己。很簡單的,就像更換省電燈泡、隨手關燈、騎腳踏車、和資源回收一樣,我們選擇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可以大量的減少我們的碳足跡。

我們正在拿我們的性命與未來的世代做賭注。當我們非常清楚的知道會有甚麼樣的後果,而無法做任何改變的時候,是很可怕的。氣候變遷不是只是一個社區或是一個國家的議題,它是這個地球上的全人類和所有生物的共同挑戰。

請做出真正善待環境並且健康與慈悲的選擇。你可以大量減少肉的攝取或是直接成為一個素食者!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畜牧業與氣候變遷」by Goodland & Anhang: http://www.worldwatch.org/files/pdf/Livestock%20and%20Climate%20Change.pdf


氣候專家疾呼︰不吃肉救地球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英國重量級經濟學家指出,生產肉會浪費水,並製造溫室氣體,對全球資源帶來龐大壓力;若要戰勝氣候變遷,人們必須改吃素才行。


氣候變遷大作 史登報告執筆人疾呼

英國政府經濟顧問史登爵士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表示,溫室氣體很大一部分來自牛與豬釋放的甲烷,而甲烷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又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三倍。聯合國數據也揭示,全球碳排放可能有十八%來自肉類生產,其中包括為飼養牛、生產動物飼料而砍伐森林產生的碳排放。

史登曾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倫敦政經學院教授,二○○六年曾針對氣候變遷的經濟衝擊,發表深具影響力的「史登報告」。


生產肉會浪費水 並製造溫室氣體

史登警告,二○一五年之前,英國花在援助貧窮國家因應氣候變遷的開銷,每年將高達三十億英鎊(約台幣一千五百九十二億元)。今年十二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是全球脫離災難軌道的大好機會,但人們還不了解對抗氣候變遷必須做出多大程度的改變,也不知道哥本哈根會議的重要性,連美國總統歐巴瑪也沒打算參加,讓他十分擔心。

史登表示,哥本哈根會議若能順利達成協議,就會促成肉品等製造大量溫室氣體的食物價格飛漲,人們的想法也會漸漸轉變,終究養成不能接受肉食的觀念。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28/78/1ttg0.html

週一呷素啦! 不吃肉救地球 (數篇網路相關報導匯集)

週一呷素啦! 不吃肉救地球

今天禮拜一,你可以一整天不吃肉嗎?有民間團體推動"週一無肉日",提倡禮拜一不吃肉,不但可以降低罹癌風險,還可以減碳做環保,很多葷食餐飲響應,包括提供三分之一的無肉菜單,量販店也推出素料專櫃,還有飛機上也有無肉料理。

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這句話到現在已經過時啦!少吃肉不但能降低碳的排放量,更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罹癌風險,太太、小姐有心響應,只是買了大把大把的青菜,怎麼料理才好吃,倒成了一大難題,不吃肉的日子,只有水煮青菜恐怕味道不夠,餐廳老闆揮汗如雨,拿著好大的鍋鏟,教您無肉的日子,要這樣吃,便當盒裡排滿了各式各樣的蔬菜,紅的黃的綠的,顏色繽紛,口味也不單調,寵愛自己最好的方法,禮拜一不吃肉,養生之外,同時也要做環保。

(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0909/200909210319233.html



周一不吃肉 消弭糧食危機

【台灣醒報記者賴宥霖報導】

現代人餐桌上的菜色,可能關乎世界和平。今日在台灣版「週一無肉日」記者會上,經濟日報總主筆馬凱指出,全球食肉人口增加,除了造成全球暖化外,比之更迫切的問題是糧食危機。「再繼續下去,人類可能等不到海平面上升,就會被糧食危機拖垮。」

「過去我們以為拯救地球要靠超人,但現在人人都可以做這項工作。」發起人之一的徐仁修指出,建構「週一無肉日」這個平台是希望可以帶起民眾週一不吃肉的風氣。「希望台灣可以宣布週一為全台無肉日。」徐仁修說。

發起人之一作家蘇小歡說,此平台將透過各種方式協助民眾,例如若有餐廳願意加入,可主動與該平台聯繫,該平台將給予相關資料,協助將每週一的「無肉菜單」提昇到總菜單的三分之一。
有數據指出,以牛隻為代表的畜牧業,佔全球排放溫室氣體的18%,比汽機車加起來的14%還要高,而且畜牧業所排出的甲烷及氧化亞氮,對全球暖化的殺傷力分別是二氧化碳的72及298倍。世界銀行估計,畜牧業對全球暖化的威脅已經超過50%。

馬凱則指出,因為過去二十年來原本落後國家的經濟高度發展,富裕起來的人民對肉類需求大增,由於一單位的肉類熱量,需要十倍的糧食才得以提供,使得原本糧食需求暴增為十倍。
「原本被迫吃素的50億人未來如果要吃肉,等於增加了500億人的糧食需求,我想地球並沒有辦法供應500億人的糧食。」馬凱說。

其實糧食危機早在去年九月就初露端倪。馬凱指出,去年九月金融海嘯爆發之前,包括小麥、玉米、稻米在內的糧價在短短數月之間暴漲數倍,導致17個國家發生動亂,幸好金融海嘯爆發,糧價與油價下降,才即時終止動亂。

「未來經濟復甦後,糧食危機的問題會更加迫切,為爭奪糧食引發的戰爭隨時會爆發。」馬凱說,如果全世界都能響應一週一天不吃肉,至少可以為世界換來十幾年的和平。

現場與會者包括作家、經濟學家、電影製片、媒體工作者、醫師、科學家等各行各業人士。如電影製片人徐立功、《痞子英雄》導演蔡岳勳及女主角陳意涵、作家蘇小歡等人。在場與會人士紛紛響應「週一無肉日」平台的號召。其他更多資訊,可上平台網站:http://www.meatfree.org.tw/



民間提倡週一不吃肉 健康又環保

事實上少吃肉,不但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機率,還可以減碳做環保,就連營養師也認為,發育中的青少年可以跟進,至於因為少吃肉的營養,可以透過其他食物來補充!

吃飯了,想想要挾什麼,看到這麼多菜,沒拿塊肉,總讓有些人覺得可能吃不飽,但現在有民間團體提倡星期一不吃肉運動,有人說,既健康又環保,還不錯。

少吃一點肉,可以減緩地球暖化,而且一個星期只吃素一天,民眾覺得蠻健康的,而營養師也贊成,正在發育的青少年可以跟著這樣做。

發育中的孩子吃素,營養會不會不均衡?營養師說,所需的蛋白質可以從其他的食物中攝取。
如此看來,不論大人或小孩,如果一個禮拜只有一天不吃肉,沒有什麼大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也不必拘泥在禮拜一,真要健康又環保,任何一天想吃素就吃素。

記者 冉瑞雯 張梓嘉 台北報導。



民間團體籲週一不吃肉 減碳環保

保護環境的方法有很多,改變飲食習慣可能也有不錯的效果。而今天是星期一,有民間團體發起周一不吃肉的運動,這是因為肉類食物在生產時、必須耗費大量的能源、同時也會製造溫室氣體、比素食來得不環保。環保團體呼籲大家少吃肉來愛地球。

大口吃肉、大快朵頤,很多現代人,肉可能吃得比蔬果還多,聯合國估計,如果再不節制,很可能再過五十年,全世界的肉類需求量會是現在的兩倍,因此有民間團體發起「周一無肉日」活動,呼籲民眾改變觀念,能盡量少吃點肉。

少吃肉真的比較環保嗎?聯合國農糧組織2006年統計,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排放量一成八,少吃點肉,就能減少溫室氣體的製造。如果吃一餐要攝取330大卡的熱量,那麼選擇吃一客八盎司牛排,要比吃熱量相當的米飯蔬食,消耗更多能源、也製造更多二氧化碳。

周一無肉日並不是台灣首創,早在今年六月前披頭四知名歌手,保羅麥卡尼就登高一呼,在英國推廣多吃蔬食少吃肉,而國內環保團體也鼓勵民眾少吃肉,同時不管吃肉吃菜都要有食物里程的概念,多吃在地食物,少吃需要長途運輸的,才是真正環保又健康的飲食好習慣。

記者林靜梅陳信隆台北報導



今天不吃肉 呷菜做環保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有民間團體推動「週一無肉日」,提倡禮拜一不吃肉,不但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還可以減碳做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今天也的確有許多葷食餐飲業者,提供無肉的素便當,大家一起環保一下。

要買白菜還是空心菜,太太站在菜攤前面端詳了好久好久,今天不買肉,只買青菜。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這句話到現在,已經過時啦,少吃肉不但能降低碳的排放量,更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太太、小姐,有心響應,只是買了大把大把的青菜,怎麼料理才好吃,倒成了一大難題。考倒了家庭主婦,考不倒餐廳老闆,白菜、木耳、紅蘿蔔,便當老闆教您無肉的日子,要這樣吃。

便當盒裡,紅的黃的綠的,顏色繽紛,口味也不單調。環保概念下,民間團體推動「週一無肉日」,少吃一塊肉,地球的上的汙染就少一點,拯救地球不再只是口號,真正的慈悲,就從少吃肉開始。

(完整影音新聞請見: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0909/200909210319523.html



無肉日 素食餐廳:吃素人口逐漸增加

(劉映蘭報導)

今天國內環保團體發起「無肉日」,並且倡議以後「每逢週一」不吃肉。有素食餐廳業者表示,可能是才剛開始推行,因此今天的生意和平常差不多,但長期觀察,吃素人口確實有增加的趨勢。

由於全世界有許多地方處於飢荒,加上肉製品在生產過程中製造許多污染物,國際綠色組織推動不吃肉活動,而在國內,環保團體也響應,將921這一天訂為「無肉日」,並推廣週一不吃肉。推行的成果如何呢?

實行的第一天素食餐廳表示,並沒有感覺今天人特別多,但長期觀察下來,吃素人的客人愈來愈多,素食餐廳業者說,之前(剛開幕時)生意沒那麼好,但是漸漸的(愈來愈好)...許多老年人會來吃,學生也會,好吃的話還會帶朋友來吃。

許多素食餐廳都配合這項活動在門口掛上「週一無肉日」的相關報導或標語,也有素食餐廳選在這一天開幕,這也顯示國內茹素人口有增加的趨勢。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1/69/1rij6.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1/69/1rj9y.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1/1/1ripz.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1/115/1rir0.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1/51/1rj8x.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1/51/1rj8w.html

素食者一年減一噸碳

聯合國農糧署二○○六年統計顯示,畜牧業已成為全球暖化主因之一,肉食相關產品產製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總排放量的十八%,約是辦公和家庭碳排放量(佔約八%)的兩倍多,比交通運輸的碳排放量(十三%)多將近四十%。特別是牛隻牲口,佔所有畜牧業排放量的四分之三。

原本大量儲存二氧化碳的雨林,也變成製造肉品的飼料基地,亞馬遜雨林遭濫墾的九十五%耕地,都用來種大豆,製成畜牧用的飼料。

環保團體估算,生產一公斤的馬鈴薯,耗費一百公升的水;生產一公斤的米耗水四千公升;製造一公斤牛肉耗水一萬三千公升,這還不包括在產運肉類的過程和運輸所需要用到的汽油。

有研究推算,日常食用肉類比率達二十%的人,比素食者每人每年多排放相當於一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約相當於駕駛一輛轎車造成的碳排放量。

因此各國陸續發起了素食運動,希望減少人類對肉類、畜牧業的需求,達到減碳、降低溫室氣體目的。

(記者黃以敬)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8/78/1qnx1.html

台灣版週一不吃肉 921開跑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

想要過健康減碳新生活,少吃肉,改吃素,可能是有效的具體行動之一,響應「週一無肉日」更是民眾的新選擇!

推廣平台 網友響應

繼英國前披頭四樂團知名歌手保羅.麥卡尼帶頭推廣週一無肉日後,國內民間人士也將於九二一當天,正式發起台灣版的「週一無肉日平台」,發起人素食作家蘇小歡及徐仁修,除積極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結盟團體加入,也力邀餐廳推出「友善素食食譜」,廣邀社會大眾加入週一無肉日行列,已引起網友熱情響應。

蘇小歡說:「大自然的反撲,提醒台灣的人民,該有些積極的環保作為了!」他指出,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在二○○六年所做的統計資料就已經指出,二氧化碳最大的製造者,並非人類,而是畜牧業,畜牧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排放量的十八%,比過去被誤解的元凶—所有石化業、汽車、摩托車等加起來還高。

餐廳提供無肉菜單

週一無肉日平台,目標將推動民眾週一餐桌無肉,餐館週一提供三分之一無肉菜單供消費者點用,並將結合量販業者推動素料專櫃,希望結合航空業者推動機上無肉餐,還將舉辦無肉餐高峰論壇,並邀請推動「週四無肉日」而聞名國際的比利時根特市長來台演講,同時結合電子媒體,透過跑馬燈提醒大家「週一無肉日」。

吃素的理由 新增愛地球

基於健康及環保理念,強調吃「生態素」的徐仁修與吃「生命素」的蘇小歡說,人類對肉品的需求量以驚人速度成長,畜牧業的發展不只導致森林遭濫墾來提供牧地,冷凍肉類及產製肉品過程,更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想要透過種樹達到環保效果,需要三、五年,透過石化業輔導轉型更困難重重,肉品產製過程就是造成地球暖化的第一元凶。

台灣人民的環保意識若能崛起,攜手讓台灣成為低肉品消費社會,進而感染全世界的人們,將是解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重要力量。

蘇小歡說,週一無肉日平台將設定兩年的目標時間,透過各種力量讓週一無肉日成為全民生活習慣,進而讓官方在第一年主動宣布週一為全台灣的無肉日,第二年則希望以台灣為起點,串聯全球有志團體,讓全球重要國家都加入週一無肉日行列。



[按我!] 邀請您的朋友一同響應無肉日,大家一起享受健康蔬食的一天吧! :)



補充: 週一無肉日連署平台
行政院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8/78/1qnwy.html

六成民眾 願為環境吃素

【2009/7/30 文:suiis編輯部】

最近,國內外吹起一股吃素抗暖化的風潮,各學校或行政機關也紛紛推行一週吃素一天的活動,線上市調網對此進行網路民調,結果有超過六成民眾表示願為環境吃素。

該民調主題為「您願意為了維護地球環保生態而改吃素嗎?」10.7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願意」,49.67%「願意」;「不願意」者占了33.33%,「非常不願意」則有6.22%的比例,數據顯示民眾對「樂活素」、「環保素」的接受度相當高。

從性別上來看,願意吃素的男性為55.7%,女性為64.08%,男性願意吃素的比女性來的略低。從婚姻上來看,已婚受訪者吃素的比例則高出未婚者,市調網分析未婚者幾乎都以外食解決三餐,如此很難避免葷食;反觀已婚者自己下廚的機率比較高,所以若要吃素可由自己烹調攜帶,造成已婚者對於吃素的接受度比未婚者要來得高出許多。

年齡上,年紀愈大的受訪者,對吃素的接受度愈高,原因是年紀愈長者愈注重身體保健,對素食的飲食習慣認同度也相對較高。此次市調網針對15~65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2,802份,正負誤差為1.85%。

請馬總統與蕭副總統正視莫拉克災情背後真正的成因: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肉食社會

※總統府長官欲閱讀投書總統府後續內容請往下捲動至紅字,感謝~※
總統與副總統您們好,我們是福爾摩莎動物權利小組 ANIMOSA。

講求拼經濟的台灣一向對非主流的社會議題不重視,不若許多已開發國家般擁有眾多且影響力龐大的社團組織在敦促這些與人類眼前利益看似無直接相關的事務;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口號早已不是國際間的新聞,然而當前台灣包含政府與百姓大眾,卻鮮少有人在意這個越發嚴重的問題,了解問題真正根源者更是少之又少,也有不在少數的人有意或無意地故意否認事態之嚴重。

在此次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嚴重水患中,不論各處關於災害的報導、討論、批評幾乎都不離在救災與預報系統上的問題打轉,而沒有人探討何以 每年皆有不足為奇的颱風會變得越來越具破壞力 ?

儘管並非每個颱風都是破壞力驚人,也不是每年皆有重大天災出現,然而若回顧紀錄,即可察覺到 暴風雨的威力與次數明顯地在近十幾二十年間提升了,而同屬天災的地震卻仍屬周期性地產生並無特別之變化,舉例賀伯、納莉、敏督莉、陶芝、甚至美國的卡翠納等,皆可發現颱風的破壞力在近年內不斷增強,強的主要不在於風勢,而是爆炸性的傾盆雨勢導致的洪患與淹水對生命財產之大規模破壞,地處多山的台灣也在這段期間內發明了新名詞:土石流。

驚人的雨勢正是全球暖化的鐵證,從1970年起,全球暖化的現象已經導致海溫增加了0.6℃,雖然這樣的海溫增加幅度聽起來很小,但是卻能夠大幅影響熱帶風暴的強度,就像卡崔娜颶風經過墨西哥灣流的時候,海溫只要上升1℃,就能讓颶風的強度整整增加一個等級,因為熱帶低氣壓生成颱風時會因比較高的溫度吸收更多的水汽。在台灣溫度卻上升了攝氏0.98~1.43度。其溫度並非平緩溫和地上升,而是上下劇烈振蕩;因此,夏天會更熱、冬天則有幾天會更冷。

暖化增強颱風雨量之下,正常的雨季反而逐漸消失,以台灣為例,因冬春溫度較往年高,鋒面往北移梅雨季節即成乾梅,因而氣候變得極端,夏秋更濕冬春更乾,乾季缺乏小雨之保溼易造成乾旱甚至土地沙漠化,夏季暴雨大增,造成水庫集水區嚴重混濁反而導致無預警停水多天,而夾帶大量雜質的暴雨對水利設施傷害亦相當大,甚至造成對防旱弊遠大於利的洪水,也因此產生冬天夏天都停水的狀況。

除了颱風增強外,暖化的直接衝擊是地表溫度上升造成熱浪乾旱,減低農作物生產並提高空調能源消耗,因熱帶高氣壓範圍由赤道往高緯度擴張,副熱帶的範圍不斷擴大,澳洲、中國內地與美國西南部的農業近幾年已明顯感受到長期乾旱。

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只要再過66年,台灣周圍的海平面就會上升1公尺,屆時台南市安平區就有50%土地要消失,宜蘭的五結鄉也有27.2%的土地將淹沒在海平面之下;嘉南平原將有171公頃土地被海水淹沒。

以上這些狀況是聯合國政府際氣候變更會 IPCC、美國航太總署 NASA、英國環境署 BEA、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等單位都認同的將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暖化後果。

那麼追根究底全球暖化的主因是什麼呢 ?當台灣人已廣泛使用日光燈,環保新聞卻仍在宣傳比日光燈不省電的省電燈泡時;當大眾運輸工具因私有車輛過多以致搭乘大眾運輸人數少反而更不環保時;當汙染矛頭大多喜歡指向工業區時;我們必須明白道出暖化與許許多多環境問題背後的真正元兇,在於非必要之屠殺無數無辜生命的畜產養殖與相關行業!當代對於肉、蛋、奶、毛、皮等之消費不過資本主義之虛榮被神化之結果,大量浪費糧食、水、土地、石油資源,卻完全沒有無可取代之必要性!包含IPCC、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美國環保署EPA 、康乃爾/柏克萊/紐約等大學教授皆指出,全球暖化超過一半的貢獻來自畜牧產業!FAO更撰寫研究報告「Livestock's Long Shadow家畜禽的巨大陰影」來描述此問題之嚴重性。

讀過暖化報導者皆知二氧化碳CO2為溫室氣體,卻很少人知道 甲烷CH4、氧化亞氮(笑氣)N2O,是吸熱效果勝過二氧化碳28倍與296倍的溫室氣體,而它們的最大主要來源就是:這些卑賤地遭到人類奴役、拆散家庭、屠戮的豬牛羊雞鴨鵝及鹿馬魚等動物,在生存過程中排放與其排泄物所產生的的氣體,這些動物產生約20%於所有人類活動之溫室氣體總量(大於所有交通工具之排放量),卻對暖化有60%的「貢獻」(尚不包括養殖加工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這是因為其產生的主要為甲烷與笑氣,而一般工業排放二氧化碳因其廢氣經常帶有懸浮微粒,反而有助於降低大氣溫度而抵消許多自身之暖化貢獻。

全球25億隻豬與13億隻牛每年排泄的含氮廢物為8千多萬噸(這是不包含47億蛋雞、440億肉雞與無數其它經濟動物的數字),而全人類每年排泄含氮廢物僅3千萬噸左右,1隻牛1日排放的氣體約15公升,排泄物中的氨NH3則會造成酸雨(佔人類活動製造氨量的2/3),台灣雖不算畜牧大國,但進口大量肉奶等產品仍與自己養殖相同。
  
儘管肉食文化如此深厚,美國環保署EPA已即將對畜牧場的每隻牛開徵175美元的暖化稅進而提高牛肉與奶之售價,而美國民間善待動物組織PETA亦結合國會議員連署要求對所有養殖動物產品徵暖化稅,推行素食抗暖是最有效也最友善的策略,資源浪費第一名的美國也開始願意做,台灣不該繼續置身21世紀氣候變遷與動物權利議題之事外。 

八八水災固然人類災情慘重,但因為人類的監禁,十萬餘的豬與五百萬餘的雞逃脫不了而溺死,他們無盡的冤屈有誰來平反?若人類思考未來時能放入對地球所有公民–自然、動物、人之友善考量,才能有效解決當前的文明危機。
(圖片出處 : 蘋果日報)
礙於網頁篇幅,主題文章至此,感謝正副總統與幕僚長官之聆聽,若您有興趣了解關於肉食社會之其它資源浪費、汙染、衛生問題與殘害非人類動物之於道德價值的完全淪喪,推薦您觀賞此紀錄片:動物權經典:Earthlings 地球上的生靈


※以上為投書總統府內容,以下為貼於本網站之內容※


環境
不論相關利益者如何反對,聯合國農糧組織與美國環保署仍不得不承認,當前崇尚肉食的社會,為了養殖家畜禽魚類等動物來加工剝削,相關行業浪費掉浪費地球上1/3的土地與糧食資源,轉換出只能養活1/20於投入資源的動物產品、養出一隻肉牛消耗的淡水可以浮起一艘驅逐艦畜牧業耗盡全美17州的地下水,摧毀大半南美雨林並因抽水畜牧與開闢牧場造成綠地沙漠化與生物多樣性毀滅、排泄物較人類多很多的農場動物汙染較所有工業還多的水域(台灣養豬業造成2/3的水汙染 美國畜牧業汙染35000英里大於工業總合的河川)、浪費石油(美國跟動物養殖加工相關的行業用掉全美1/3石油)、用掉一國總生產中70%的農藥與抗生素且儘管如此仍然得對跨國傳染病(如流感、沙門氏菌、狂牛症、瘟疫、肺結核…)負主要的責任。而這些都是在單純素食的環境上多加一大圈的沒必要負擔。  

在此前提下,人類又如何能以「獅子老虎也吃肉」為自己辯護?獅虎尚且不奴役獵物之族群,亦不浪費糧食飼養獵物,且獅虎之數量是何其地少,種種條件,自視文明的人類將不能再用比「野獸」還差勁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物種歧視 VS種族主義
他們被稱為「生產肉與其它副產品(如皮)的經濟動物」,一生來就硬是被從母親身邊搶走,在永遠髒臭卻無法盥洗的集中營度過除了吃喝以外什麼也不能做的短促一生,他們在無麻醉下被剪耳剪腳、被閹割;生命中八成時間處於生病或受傷狀態,常在同伴面前大批而全無尊嚴地死去,甚至在尚未出生時硬是連同母親一起被殺害取出。

她/他們是人類的廉價奴工,卻完全沒有受到任何法律保護,她/他們以痛苦與健康極速損耗替人類生產蛋、奶、毛,甚至休閒娛樂與血清,一生中永無休止地面對不斷的懷孕、沉重的身體、孩子被綁架的心碎、炎熱的氣候、完全沒有隱私甚至活動空間的居所、以及十分疼痛的產品生產過程,卻被視為沒有感情可以隨時汰舊換新的「生產機器」。




誰需要去想像地獄長什麼樣子? 因為它每天在生活周遭上演!
當廉價奴工生產力下降後,冷血至極的主人便將她/他們如同大部分生來割肉的動物一般賣到屠宰場去,剝削身體的最後價值,她/他們跟那些生來就為了被人殺來食肉的自己後代一樣:在哭泣顫抖中聞著、聽著、看著同伴被屠殺,最後輪到自己被肢解(剝皮、割去四肢與頭尾、剖腹挖內臟…),他們被打昏後倒吊以致腿骨折後甦醒過來,接著被割喉看著自己血不斷灑下最後在扭動中斷氣,有的甚至在清醒且不斷抵抗中被倒吊,或是在電擊過程中嚴重燒傷而不曾昏厥。


素(蔬)食 VS肉食
人類真的需要剝削其它動物來「營養」自己嗎? 包含國內外的知名內科醫師、台大醫院院長、交大/康乃爾大學等校的教授、華府非營利組織「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 PCRM」都認為純素的飲食比葷食益處良多;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顯示動物蛋白質和造成身體酸化致癌與導致骨質疏鬆有相當大的關係;而動物油、膽固醇、乳製品造就心血管疾病;奶類則對拉肚子與免疫系統過敏反應大有關係…遑論動物在骯髒擁擠不堪的養殖場中每天被餵食藥物且經常生病受傷施打抗生素而殘留在人吃下的產品中以致癌症更普遍。PCRM已要求全美各級學校開始提供素食給學生選擇。

當前絕大多數人都還認為素(蔬)食是佛教徒或是老人崇尚清淡的事,事實上 現代有如此多的固態或飲品類的素食種類早已能滿足口腹與視覺之慾,就冰淇淋、起司、荷包蛋皆有替代品;皮與毛製品亦早有相似度百分百卻較便宜之替代品。


素食者真有如肉食社會説的弱不禁風嗎? 自古來賢士名人皆有長壽之素食者:舉凡、王維、孫中山、甘地、托爾斯泰、史懷哲、富蘭克林、愛因斯坦、畢達哥拉斯、林肯、康德、珍古德、雀兒喜柯林頓(柯林頓總統之女)、尼可拉泰斯拉(傳奇天才科學家)、保羅麥卡尼爵士(披頭四樂團)、佛瑞斯威特克(奧斯卡影帝)…等,皆是認為所有動物該獲得平等對待之素食者。



生命為平等
只要有機會,這些動物都跟人類一樣想要跟父母朋友在一起,他們會笑會哭當然更不想被殺。


民主是選擇的自由,但一人之自由不該侵犯其它生命之權利,非人類動物是「弱勢中的弱勢」,他們生存的目的跟您我一樣是為了健康快樂活下去,當然也是這個島上的居民 ! 本小組欲傳達的並非「教導人人喜愛動物」,而是跟尊重別人一樣尊重其它動物之生存自由權 ,因為只要是一個個體,則其重要性都不大於一個亦不少於一個。

動物權利也不該因物種歧視行為事關某些人之經濟利益而被視為「有損人類生計」而被拒絕,產業結構與內涵是可以改變的,若此問題沒立場變革,那麼歷史上奴隸制度、獨裁專政的恐怖狀態,是否也要因為當時事關某些人的利益而不能求時代之改變呢?

何況,物種歧視所牽涉的尚涉及包含人類在內全球生態環境的未來!!


以上,謝謝您的聆聽~

相關參考來源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5088649.shtml颱風與暖化新聞http://www.nasa.gov/worldbook/global_warming_worldbook.html 美國航太署NASA全球暖化報導
www.rcec.sinica.edu.tw/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www.gcc.ntu.edu.tw/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http://www.environment-agency.gov.uk/ 英國環境署(附洪水警告)
http://www.ipcc.ch/ 聯合國政府際氣候變更會
http://www.epa.gov/ 美國環保署
http://www.unixville.com/aggregator/danmas/barton808/entry/a_jolt_of_caffeine_for?page=642美國環保署牛暖化稅新聞
http://www.fao.org/docrep/010/a0701e/a0701e00.HTM 聯合國農糧組織-家畜禽的巨大陰影
http://www.pcrm.org/ 美國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
http://www.pcrm.org/health/veginfo/ 美國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素食指南
http://www.goatless.org/2008/01/21/ipcc-again聯合國政府際氣候變更會主席講述素食抗暖化新聞
不生病的生活(新谷弘貫醫師)
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美國康乃兩大學營養生物化學榮譽教授柯林.坎貝爾博士)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陳俊旭醫師)
http://www.hlshb.gov.tw/mediafile/152/news/181/2009-7/2009-7-10-9-25-16-nf1.ppt(許尚文醫師鼓勵素食)

專題報導

食用動物



毛皮動物


娛樂動物

別碰美國牛,愛吃台灣米!

2008年12月1日
「蔬食抗暖化!經濟在地化!台灣不要吃美國牛肉!台灣要吃在地米」

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織法」(TFDA)草案,欲強化食品與藥品的安全把關,但關心健康與環保的公民團體,2日上午來到衛生署展開行動藝術,要求堅持拒絕比三聚氰胺更毒的美國牛肉全面開放進口,才能真正保護台灣人民健康、減輕地球的負擔,高呼「蔬食愛地球、經濟在地化」。並呼籲民眾在12月6日第四屆全球同步抗暖化行動日,參加下午一點在自由廣場集合的大遊行,下午三點大安森林公園「台灣酷起來」音樂會上,好客樂隊、土城在地樂手陳建宏等人也將一同唱出抗暖化心聲。

2006年政府核准三十月齡以下的美國牛肉進口,目前約供應台灣二、三成以上的牛肉消費,但美方並不以此為滿足,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公開要求全面恢復進口,參議院財委會主席也嚴重關切,美國牛肉、豬肉進口是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重要議題,而TIFA是台美間最高層級定期諮商,更關係到未來台美FTA之簽訂。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抨擊,過去台灣為加入WTO,對進口稻米完全投降,目前休耕22萬公頃農田,犧牲農民權益、戕害稻米文化,也嚴重傷害生態體系;現在為了拚短期經濟來美化帳面數字,可能將要賣掉全國人民的健康和畜牧業。蔬食抗暖化聯盟的行動藝術演出,美國牛身上貼滿狂牛症(BSE)、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病菌、多種誘發癌症的生長激素和賀爾蒙、受到多氯聯苯與戴奧辛等化學污染的飼料,都是工業化畜牧極難避免的毒素,遠比三聚氰胺或銨粉嚴重,卻反而能夠闖關成功。

蔬食抗暖化聯盟指出,衛生署欲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來把關,雖增加一百多位人手,卻只能照顧後端問題,還會受政治與經濟壓力而有不同的安全標準,根本是捨本逐末。國內醫院越蓋越多、健保財務況搖搖欲墜,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卻依然居高不下,應該從源頭管制,加強環境保護及少吃肉等健康飲食習慣培養。聯盟並呼籲民眾拒吃美國牛肉,不僅是為了自身健康、照護永續環境及確保全球糧食安全,且三者互為因果。特別是畜養每頭牛一年所排放的甲烷等溫室氣體相當於一輛汽車跑七萬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全球尺度來計算,10.5億隻牛群等畜牧業,所製造的溫室氣體佔總量的18%;氣候變遷使全球糧食安全更堪慮,若減少一半的肉品消耗,所省下的飼料耕地便足以供養近十億缺糧人口。

用嘴巴抗暖化,不只是喊口號,還有少吃肉、多吃在地食物,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活化地方經濟與生態環境,重拾與大地之母的親情,更動人的是來自土地的歌聲。2006年年底,好客樂隊主唱陳冠宇,在台東池上鄉萬安村的有機稻田親身勞動,創作愛吃飯有機民謠,客語的陳冠宇和阿美族的小美唱出「踩下去/自由飛」,描述農人常將雜草捆成一束用力踩進泥土深處作肥料,也將煩惱的事、憂鬱的心情踏進深處,作為人生肥料。

來自台北縣土城在地樂手陳建宏,為保存舊彈藥庫生態免於遭看守所指染,已創作多首歌曲凝聚力量並廣為傳頌,新作「天無照甲子」,抒情曲風娓娓道出近年季節時序紊亂的怪象,因為「都是我們人無來照道理」,希望將美麗的山、溪水和海邊留給我們兒女。

共同行動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行動網、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自然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蔬食抗暖化聯盟、綠黨、看守土城愛綠聯盟、松菸公園催生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協會

註:工業化畜牧場內動物通常由高蛋白穀類和其他成份餵養,業者透過低成本令動物快速增長體重。除混合大豆、玉米,還加動物脂肪以加速動物生長,這些脂肪可能遭到化學物質汙染,如多氯聯苯、戴奧辛和有機氯等,而含砷的飼料添加劑雖被WHO建議限用,但研究顯示人們光從肉雞涉入的含量就已經過量;賀爾蒙 rBST、DES等生長激素雖被許多國家禁用,但在利之所趨下(這些賀爾蒙每天能促進動物生長達三磅之多,可少消耗飼料15%,且提升20%的肉產量)無法杜絕養殖業者的施用,受害者當然包括食物鏈的最上層的人類,許多癌症就是受到這些毒物的誘發。(資料引用:工業化畜牧引發下一次全球健康危機英國WSPA2005)

來源: 關懷生命協會 http://www.lca.org.tw/epaper/avot-170/avot-172.html#3